
根据国家卫健委相关统计数据,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以下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近视已成为当下儿童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矫正,近视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和青光眼等,严重影响视力健康,导致更严重的视力损伤,甚至可能引起失明,此外,未矫正的近视还会引发持续性眼睛疲劳和头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因此,尽早发现和矫正近视十分重要。
想要及时掌握近视情况需要我们定期进行验光,需要用到电脑验光仪、检影验光仪、综合验光仪等大而昂贵的标准化硬件,这使得患者只能前往专业的机构,并且一次验光并不足以检测视力变化情况,患者需要定期重复进行检测才能获得足够的检测数据。有没有一些方法让我们在家中就可以进行视力检测,对自身视力健康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呢?
答案是肯定的。随着成像设备和人工智能的普及,一些手机app可以通过手机屏幕帮助用户自主进行视力检测。用户只要依照指令指导配合软件完成一系列动作,就可以完成对屈光度、散光度数和轴向的记录。之后,程序会依据用户的历史检测数据提供视力报告,这些报告不仅包含视力变化结果,还会根据检测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建议,如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医疗检查,佩戴眼镜和进行药物防治等,帮助用户更好的进行视力保护。通过这些智能化软件,用户可以快速掌握自己视力状态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有效干预。

一些可穿戴设备也对近视防控有所帮助。依据卫健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儿童青少年的户外活动时长与近视发展密切相关,每天保证户外活动不少于120分钟才能有效预防或防止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一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智能校徽可以实现对未成年人户外活动时间的监测和管理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该徽章内置紫外线传感器,通过测量环境中的紫外线强度来判断佩戴者是否处于户外。这种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到云端。通过数据管理平台,家长和老师可以实时查看学生的户外活动情况,并根据数据调整学习和户外活动计划,从而保证活动时间,有效预防近视。该徽章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通过与家长、学校和医疗机构共享数据,建立全面的健康档案,实现多方协作,共同促进学生的视力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和可穿戴设备,家长和教师可以更方便地监测和管理孩子们的视力健康,及早发现并矫正近视问题,这必将使我国近视防控水平达到新高度。